分享到

台灣肺癌比例年輕化!空汙成「無形殺手」 比海嘯更可怕的威脅

► 台灣肺癌比例年輕化

阿豪剛滿 30 歲,換了幾份工作終於找到可大展拳腳的公司,選擇在而立之年結婚、買房,對未來信心滿滿,一心想著該如何在工作更上層樓,卻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肺部結節,醫生建議開刀。想說是小手術,向醫師提出盡快排時間動刀,「還等著出差呢」。但上午開完刀,就接到醫生通知得繼續住院,恐怕是肺癌 3 或 4 期,得進一步化驗和檢查,最後,確診是 4 期,「可是我不抽菸沒下廚,」。


阿豪不是單一個案,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主因,亦高踞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。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顯示,我國 108 年共 9,701 人死於肺癌,占了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數的 5 分之 1( 19.3 % )。與西方不同的是,台灣肺癌不但年輕化,且不抽菸的比例高,中央研究院與台大去年攜手合作找出國人肺癌細胞的突變特徵,其中,發現有兩種突變特徵可能來自外在的致癌物,這些致癌物包括二手菸、汽機車排放的廢氣、 PM 2.5 、油煙,以及加工食品的防腐劑或添加物。



► 世界衛生組織將 PM 2.5 列為一級致癌物

此外,過去一年半肆虐全球,造成一億七千萬人確診,數百萬人死亡的新冠肺炎( Covid-19 ),哈佛大學研究發現,空氣汙染也助長了新冠肺炎死亡率。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( Harvard T.H.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) 分析美國 3080 個縣市發現,空氣中 PM 2.5 的含量與新冠肺炎死亡率正相關。該論文指出,曼哈頓地區的 PM 2.5 在過去2 0年 如能降低一單位,該區死亡個案應可減少 248 例。研究認為,空氣汙染嚴重地區的居民,因長期曝露在髒空氣中,免疫能力變得較差,致死率較高。


世界衛生組織早將 PM 2.5 列為一級致癌物,許多醫師認為,不只癌症,許多疾病都與空氣汙染有關,奇美醫院在新聞稿中指出,台灣十大死因中,有七大死因和空氣汙染密切相關,除了癌症、包含肺炎、心血管疾病等,皆與空氣汙染強烈相關。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洪惠風在臉書直言, PM 2.5 飆高時,醫院緊急心導管個案爆棚;心肌梗塞、到院前心跳停止更是一個接一個,「這些病人很多都是 40 幾 50 幾歲從未心臟病的男性」。


► 我們能做些什麼?

PM 2.5 直徑不到髮絲粗細的 1 / 28 ,可穿透肺部氣泡,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,故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。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空氣汙染每年在全球造成七百萬人過早死亡,是酒精中毒的 2 倍以上,交通事故的 5 倍以上。空氣汙染比海嘯更可怕,因為無處可逃。


在下次變種病毒來臨前,我們得對空汙該有更大的覺悟。但在空汙改善之前,民眾可下載空氣監測品質 APP ,如空氣品質監測亮橘紅燈,甚至紫爆時,應減少外出,特別是出門運動,或至少得戴上口罩降低影響。台灣癌症基金會亦鼓勵民眾定期健康檢查,特別是長期曝露在致癌環境者,最好加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( LDCT ) ,方可早期發現病灶。更積極作為,我們可從食衣住行全面降低碳足跡、碳排放,減少汙染源,為減少空汙盡一份心力。



► 降低空汙 綠色生活

【 食衣住行,如何減少碳排放? 】

食:使用在地食材、避免使用免洗餐具。

衣:陽光取代烘乾機、衣物回收

住:使用節能建材與綠建築

行:走路、騎自行車、搭大眾運輸、換開電動車


肺癌篩檢方式比較表

※註: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敏感度高,可偵測小於 0.3cm 的肺部節結,也因此有誤判可能(偽陽性),須進行後續追蹤。且低劑量斷層掃描輻射暴露值雖低,但多次使用仍會造成身體負擔。


資料來源:台灣癌症基金會

/ 淨零 Tips /

# PM 2.5

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,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之為懸浮微粒( Particulate Matter )。懸浮微粒粒徑大小有別,≦ 2.5 微米( μm )的懸浮微粒,稱為細懸浮微粒( PM2.5 ),單位為微克 / 立方公尺( μg/m3 )。


#碳排放

碳排放是指人類因為從事某件活動,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,這些溫室氣體的總重量就被稱為碳排放量。在各種溫室氣體中,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佔比最多,所以二氧化碳的重量是最常見的碳排放衡量標準。

延伸閱讀